《侨报 》文学时代 2019.6.2
在我看来,创作长篇小说就是在打造一座城。城市里的青山绿水,灯红酒绿,高速公路上的车如流水,悠长小巷子的尽头亮着灯,灯下一个白衣女子翩然走过……所有的画面都是一个人在打造和布局。作家写小说是一份极有创造性的工作,充满了虚构想象的乐趣,但也是项巨大辛劳的工程,在黑暗中呕心沥血好几年,不一定等得到黎明的曙光 – 长篇小说的出版,说搁浅就搁浅。
我已在国内常规出版了十本书,其中有五部长篇小说和五部散文集。长篇小说《橡树下的诱惑》 还入选了简帛书城 “十本值得收藏的优秀文学书籍推荐”。但是从2017年以后,出版的路愈发艰难。出版商告诉我,现在是出版界的冬天, 书号比过去减少了一半。对于要养家糊口的出版商,没有市场积累的作品,就算作品质量再好,哪怕未来会流芳百世,他们也不敢贸然去碰。如果作者自带雄厚投资,就算文字平平,他们也愿意为他尽力修改。一个出版商朋友对我说,好几个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找他,他不敢轻易接单,他宁可帮自费出版者润色添彩,至少有利润保障。
这就是骨感的现实,我于是不敢奢望再出书。电脑里还蜷缩着四五部书稿,就让它们在黑暗中集体冬眠吧。谢谢《海外文摘》的主编黄艳秋女士,三次刊发我在出版路上颠簸的长篇小说,给我继续创作的激情和动力。我在2003年通过投稿《小说精选》,认识了黄艳秋和蒋建伟编辑,开启了十六个春秋的合作之路,相遇之缘,扶持之情,已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的新长篇小说《纽约紫水晶》,将连载于2019年《海外文摘》文学版 6 、7、8三期。这是一部关于黑暗与救赎的心理小说。女主人江紫莹的身上汇集了各类称谓:911寡妇、心理按摩大师、幸运儿、不祥者、救赎者……江紫莹曾是一个简单快乐的小女人,与丈夫相亲相爱生活在纽约,911恐怖袭击带走了她的丈夫和幸福,但911 也给她带来了巨额钱财。日子久了,人们嫉妒“911寡妇”,她们中的一些人用丈夫的巨额赔款享受奢华人生。江紫莹意志坚定,走出丧夫的刻骨悲痛,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救赎自己,也救赎他人。她看透人心的冷漠复杂,理解人性的黑暗幽深,但始终相信温暖纯净的人间真情。
心理咨询师江紫莹是小说里穿针引线的人物。与神秘多金女白墨的相识,让她走进紫水晶俱乐部,也走近了形形色色的纽约女人们。她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黑暗的角落,她理解她们的辛酸苦楚:她们中有两年内休了四个老公的肚皮舞者,有跳槽到殡仪馆的公司白领,有纽约时尚圈的超模,有在墓地里当模特儿的芭蕾舞者,有把小三做成标本的原配,当然也有跟小三同舟共济,携手救夫的原配。有把父母二胎弟弟卖到美国的小留学生,有因为整容,命运变得一波三折的白领女子,有被大奶赶到美国的二奶,有因为父亲双规,沦落成卖淫女的官二代……“人的内心有座秘密的城堡,黑暗幽深的密室里,多少恐怖的挣扎,绝望的呐喊,可惜没人看见听见。”有的时候“秘密像黑森林里的城堡,阴暗幽深,荆棘漫延的断墙残壁,呼啦啦飞出一群恐怖的蝙蝠,尖啸着,在她的头顶盘旋,你让她怎么面对?”
随江紫莹的心理咨询风景,探索内心不为人知的世界,幽暗角落舒展的秘密,是黑夜里的花朵。小说中十多个女子,各有各的遭遇,有的残忍变态,有的感伤无奈,有的失控毁灭,有的荒诞诡异,虽然故事各异,但以不同角度揭示人性黑暗和世态炎凉,读者能从这部小说可以看到人生百态,品味世间的多彩与诡异。
这部小说结构是板块结构,没有快节奏的主线情节,但是首尾相连,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完整完整故事。《中国日报》高级记者于文涛先生,在读完这部小说后,不太同意我说的“板块结构”。他认为小说结构跟我另外一部长篇小说一样,是中国画册页的组合形式,它不是一幅“长卷”,而是一本“册页”。各个画页相对独立,所有画页又形成一个整体,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和《儒林外史》基本上是册页结构。对此我心服口服,“册页结构”比“板块结构”形象多了,也艺术多了。
回头看看《纽约紫水晶》的那些人物,似乎每个人身上都有我或浓或淡的影子,就说他们的职业吧:电脑程序师、会计师、统计师、舞者、模特儿、房产中介、舞蹈老师、大学教授。。。。。。不是我从事过的职业,就是我身边朋友的职业。我喜欢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五彩光耀,每天都有生机盎然的新闻在传播。我创作中的人和事,都是看得见的,听得到的,真真实实带着空气和泥土的味道,有亲切温暖的踏实感。我虽然写过系列历史小说,但更偏爱现实题材。日子饱满厚实,身边的故事数不胜数,我喜欢以工作的方式融入到社会内部,全身心地感受各种文化,眼前行走的各色人,他们活泼旺盛的生命力总是让我心动。我的写作根据地是我内心的一座城池,它包容了我的知识、思想,还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经验。
创作是如此的趣味悠长,纵然出版艰难,我还是愿意写下去,以现实为原型,塑造一个独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