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早春,虽然南下的极地涡旋带来酷寒的天气,但是冰雪过后,桃花含苞欲放。茶花开出了明媚,明媚的春光里闪着一个好消息:我有机会跟随《散文选刊》和《海外文摘》杂志社到山西河津采风,采风的目的地是黄河大梯子崖,又名黄河天梯龙门。
上一次跟随《散文选刊》和《海外文摘》采风江苏睢宁,感受了古黄河两岸的悠久历史:有诗书礼乐,也有金戈铁马,采风之后我完成了中篇小说《古黄河的女儿》。六年时光远去,踏歌寻梦再访黄河,黄河孕育了华夏的辉煌,而黄河大梯子崖的故事,长风浩荡,千载涛声,悠远时光里多少动人的传说。
我开始阅读黄主编传来的相关资料,也在网上寻找黄河大梯子崖的故事:相传当年大禹治水,在龙门山遭遇张牙舞爪的蛟龙,大禹无计可施,便凿出通向天庭的石梯(梯子崖),向天帝告状。天帝于是遣天兵收服蛟龙,令其协助大禹治理水患。在天梯的尽头,便是传说中的“跃龙门。每年阳春三月,鲤鱼逆水而上,跃过此门便能化身为龙,故名为”龙门”。由于龙门是大禹治水时的工程,便称之为”禹门”。
大禹凿出的天梯通向天庭,让我想起《圣经》里的雅各,他在梦中看到一座通天的阶梯,天使们在天梯自由往返,象征着神与人的交流,灵魂与肉体的转换,在天梯的尽头站着上帝。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典故,虽然诞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跨越了时空,有惊人的相通之处,揭示了人类的共性 — 对世界和生命的普遍思考。
看网上的资料:黄河大梯子崖还有桃花谷。我忍不住放飞想象的鸟儿: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了,粉色的花浪随风摇曳,层层叠叠,花光粼粼,与黄河的雄浑气势相互辉映,壮阔中的诗意和浪漫,该是怎样的画面!传说中,这些桃花是当地大禹治水时种下的。
传说是传说,历史是历史,黄河天梯是北魏孝文帝时期,人工开凿的军事古栈道,被称为天下第一挂壁天梯。万仞绝壁之上,面朝怒涛汹汹的黄河,此天梯也算是人间奇迹。从史书里我们可以发现,在1600年前的北魏,梯子崖山顶有座倚梯城,城中建有禹庙,为北魏时期屯兵之所。(乾隆《乡宁县志》记载:塔子山,百二十里,下为龙门,上为云中城,方五亩,砖基犹存。寺废砖塔七级,高七丈余。文中子登云中之城,望龙门之关即此。倚梯城,百一十里,西绝壁百余丈,在黄河大梯子崖上。)
总之,万丈峭壁上栈道和古城让我神往,悬崖之上的生命和文明让人浮想联翩。我想起那年我坐邮轮去看希腊的圣托里尼岛,圣托里尼是希腊最美的海岛。从海上看圣托里尼,光秃秃,灰褐褐的山,寸草不生,那是一座火山,苍茫而寂寞的死火山。在火山之上,有一大片雪白闪耀的房子,它们悬挂在峭壁之上,高低错落、典雅可爱,那就是超凡脱俗的费拉城(Fira ),进了费拉城,可以找到蓝墙白顶的教堂,还可以看这世间最美的日落。游客们从邮轮下了船,可以坐缆车上山,也可以沿着蜿蜒的石阶而上,总共有 588 级 梯子(黄河天梯龙门有365级梯子,象征一年365天),人和骡子都可以用。在公元前3000年,圣托里尼岛就开启了人类文明,公元前九世纪,城市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古希腊人的非凡智慧令人惊叹,他们把建筑材料运到火山之顶,在悬崖峭壁上打造石梯,轰轰烈烈建了一座绮丽耀眼的城。
圣托里尼岛举世闻名,面朝地中海,是全球最浪漫的日落观赏地 ,也是情侣最理想的蜜月圣地。回到世界另一端的黄河大梯子崖,悬崖之上也有古城,在时光的长河中,书写了自己独特的诗篇。一个面朝浪漫的地中海,一个直视气吞万里的黄河, 两者都是座落在峭壁之上的人类文明,闪烁着历史的光辉与自然的雄伟。圣托里尼岛我已经拜访了,虽然还未去黄河大梯子崖,但是从文字和图片中,我已经想象了一座爱与美的悬崖之城,悬崖之上的生命与传奇, 让我生出无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