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上下古今版 2023 7 16 – 2023 7 17
作者:孟悟
我在重庆的渝中区长大,渝中区是两江环绕的半岛, 这两江分别是长江和嘉陵江。我十五岁之前跟父母住在领事巷,一推开窗户就能看见浩荡的长江。十五岁后随父母搬到中山四路附近,家住二楼,望不远窗外的风景,但是出门两分钟,便能看见碧绿蜿蜒的嘉陵江, 悠闲自在从眼前流过。我的成长跟两条江息息相关,也跟曲曲折折的巷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童年的领事巷,长长的青石板路,高高的石墙,巷子里的人家,慵懒而温暖,弥漫了人间的烟火,写满了财米油盐的琐碎和点滴。巷子里有商铺,经营着油盐酱醋、烟酒、咸菜,豆腐乳,小孩子喜欢的零食有麻糖、麻花、麻辣豆腐干。我最爱的还是糖观灯,小贩将黄糖熔化,然后以糖为笔,在石板上画出生动活泼的小兔小猫,那盎然的情趣灵动在久远的记忆里。
我从小就听领事巷的老人讲,我们住的家属院从前是法国教堂,周围是英法领事馆和教会医院。家属院外面是青石板路,下几步石梯坎,能看见一栋雄美气派的教堂建筑,那是仁爱堂,仁爱堂的长廊通向一个花园,幽静而明朗的欧式花园,我记得夏日里的黄葛兰,幽香弥漫了童年的记忆。
时光远去,沧桑了岁月,三十多个春秋改写了多少人的心绪和故事。2023的春天,我再回领事巷,年幼时的老屋早没了踪影,青石板路也变了,变成了有规有矩的白石板砖,曲折狭长的巷子还在,不过已成了网红打卡之地,任爱堂花园荒芜了,捯饬捯饬,成了收门票的园子,里变面有残破的钟楼和几处断壁残垣,园子里添了些闪闪发光的装饰,还有光怪陆离的塑料怪兽,让人感概万千,浩然长叹。
好友韩颖告诉我,南岸区的龙门浩老街历史悠久,遗迹众多,保留了民国时代的使馆老建筑。韩颖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她还认养了龙门浩的意大利大使馆。初闻我还不敢信,渝中区是重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外国使馆都应该集中在渝中半岛,不可能在长江的南岸,我的固执是因为我成长的地方就叫领事巷。可是事实就是事实,照片和证据摆在那里,由不得你不信:抗战期间,为了躲避日本的轰炸,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先后在南岸的龙门浩设立了大使馆或公使馆。另外,由于日本战机对渝中半岛狂轰乱炸,轮渡公司还开辟了渡江航线,免费输送市民到南岸避难,避难的人群中还有作家三毛的父母。三毛的父亲本是上海的律师,因上海沦陷,国民政府从南京迁都到重庆,夫妇带着孩子居住在南岸的黄角垭。1943年,三毛出生在黄角垭。南岸历史厚重,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作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韩颖在工作之余参加扫街、讲座、文物认养等公益活动,她在南岸“扫街”过程中,仔细巡查文物,发现破残或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外墙倒塌、门窗掉落,立即拍照,反馈给文物管理部门。在她看来,守护文物古迹,是为故乡留下文化记忆,传承巴山渝水的历史血脉和精神遗产。
韩颖在南岸老城认养了三处文物,分别是周家湾别墅,白理洋行,意大利使馆。我最感兴趣的是意大利使馆,我去过意大利多次,其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文化古迹凝缩了多少历史传奇,龙门浩的意大利使馆也有自己的传奇。
意大利使馆楼是栋独立的三层小楼,灰墙黛瓦,中西融合,带一个玲珑的小院。1940年,意大利驻华使节在龙门浩正式开馆,并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递交国书。但在二战期间,意大利政府跟德国结盟,德国帮日本,承认了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意大利也跟著后面承认了伪政权。国民政府一气之下,与意大利断了外交,还把大使轰出了重庆。人走了,房子空了,闲着也是闲着,恰好比利时大使馆没有办公楼,便租用了意大利的空房子。那时日本飞机对重庆进行狂轰滥炸,城市硝烟弥漫,比利时大使馆出钱出力,前后救济数千重庆难民,义薄云天提供了一方庇护。
1946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大使们也纷纷撤离了龙门浩,房子又空了。时光远去,繁华流水,沧桑了几代人,房子还是那房子,见证了一拨又一拨的主人。我在网上查阅资料,翻到了2010的《重庆商报》,那年的意大利使馆楼,只是一栋破败的三层小楼,掩映在繁茂的黄葛树之下,房子屋顶锈蚀,斑驳的房墙爬满电线,快断裂的木楼梯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房子一楼住满了民工。记者问民工,知道这是意大利大使馆吗?民工说,从前不知道,后来挂了一块门匾才知道,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每个月交100块租金给房东。记者听了,只有扼腕叹息。
等到了2017年,重庆政府终于对龙门浩开始规划,传承本土文化,为城市留下记忆和乡愁。韩颖告诉我,她在认养意大利使馆的时候,还只是一处正在修复的院楼,并没有对外开放。我是2023年6月去的龙门浩,意大利使馆楼前人来人往,太热闹,没有氛围发怀古之幽思,于是回n头下几步石梯,居然发现了昔日的美国大使馆临时办公楼,我在楼前浮想联翩,美国的大使们是不是因为市中心遭受日军的轰炸,而在南岸建了临时办公楼?办公楼附近还有美国使馆的酒吧旧址,更加引发了我的猜想:当年这些外交官日理万机,在战火纷飞的城市需要一个地方放松心情,减缓压力,二战胜利时,他们一定在酒吧举杯高歌吧。
穿行在龙门浩老街,穿行在历史的画卷中,一栋栋大气典雅的老建筑,都有自己悠长深远的故事: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旧址、重庆海关别墅旧址、美国武官别墅。。。这些旧建筑让我思绪万千,恍然之间翻越时光山河,想象那个时候的繁华喧嚣,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流,穿旗袍的优雅女子和西装革履的男人。龙门浩的老建筑是重庆记忆,为岁月留下了见证和借鉴,她是城市厚重生命的一部分,承载了时代的缩影和文化底蕴。一座城市如果缺乏文化底蕴,纵然高度发达也没有灵气和吸引力。
龙门浩老城在修复和改建中尽力保存了原汁原味。我最爱龙门浩的青石板路,路边的山墙有裂缝,青石板被山水渗透,长了青苔,看起来墨绿深沉,凹凸不平处还积了亮汪汪的水,水里荡漾著岁月的光影,旧时光绵长的回忆,回忆重叠了领事巷的青石板路,遥远岁月的画卷很自然地打开了。虽然我没有在龙门浩长大,但是青石板路给我的熟悉和亲切,温暖的情怀,让我在转身之间重回年少的懵懂,青春期的浪漫和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