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新闻日报 副刊 2021.8.19
记得有年九月,我和几位朋友相约香港。朋友阿君把我们的酒店安排在九龙,那里离启德码头不远。阿君说,酒店外面就是观塘海滨花园
,
安静悠闲,风景明朗,没有热闹拥挤的人群,是个漫步聊天的好地方。
那是个黄昏,我们漫步在海滨花园的木板步道,步道四周的三角梅开得欢喜明媚。朋友小美说,这里好,人不多,但是港湾的船来来往往,倒是很热闹。不一会儿,月亮从云中出来了,金黄浑圆的一轮,落在水中,与城市的灯火前呼后应,荡漾出妩媚的诗情画意。我们看明月如盘,特别美,于是在手机上查日历,原来明天就是中秋!
周围的华灯亮了,照过高架桥的桥墩,桥墩上绘满了华丽壮观的壁画,每面壁画都有繁复的故事,关于时代的变迁,旧香港的沧桑往事。我记得有一副画,密密麻麻的鸽子楼,让人眼球都紧了,但在透不过气的狭窄空间之上,有庞大的飞机和鸟飞过。还有一幅壁画,很有故事感,穿旗袍的绮丽女子,婷婷娉娉走来,她的后面有好奇的女学生,还有车间工作的女工。那些壁画承载了繁华而伤感的记忆,也有旧时光的温情和人间烟火。
我们继续朝前走,月亮在云层里时隐时现,港湾和林立的高楼都笼罩在如水的月光中。后来众人累了,于是坐在公园的木椅上。阿君问众人,你们知道这片海湾的名字吗?我说是不是伶仃洋?阿君说,错了,这是九龙湾,伶仃洋是外海。小美说,提起伶仃洋,她想起一个奇妙的故事。
她在美国有个朋友,朋友在伶仃洋边长大,父母曾是珠江三角洲的渔民,世代打鱼为生。他喜欢随父母开船出海,很小就见过香港,那是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大门才刚刚打开。父母在海上打鱼,认识了香港的渔民,直接上他们的船去看香港的花花世界。船行大海,虽然有惊涛骇浪的危险,但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那些年,中国还不发达,父母从香港渔民那里买来一些水货,大都是高仿的电器。
那朋友告诉小美,伶仃洋很美,一个个小岛像碎玉一样散落在海面上。他记忆最深的一次出海,海上突然起了狂风,父亲只好停船在伶仃洋上的一个荒岛,快天黑的时候大风停了,他们发现那海岛上开满了紫荆花,满天满地都是灿艳耀眼的紫红。月光下的紫荆花美得很神秘。我听得出了神,我后来把她的这个故事加油添醋,写进我的小说。
我说,我曾坐渡船从澳门到香港,欣赏过伶仃洋,但是从来没有见识过月光下的伶仃洋。小美说,如果观塘的壁画有伶仃洋的风景就更完美了,比如月光下的渔船和海岛。那画面想想都很迷人,乌云散去,夜空滑出一轮明月,飕的一下,划破海天之间的黑暗恐慌,世间有了喜悦的光亮。月华如水,落在柔滑的海面上,粼粼闪闪,闪出一条星光海道。海道上驶过一条小船,小船上站著一个人,面朝远方神秘的海岛。
一半真实,一半想象,美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我记住了观塘的月色和壁画,还有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