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在,青山在,她也在 (作者:孟悟)

《华府新闻日报》2024 2 1

记得第一次读琼瑶的《几度夕阳红》,我不过17岁,沉浸在小说缠绵的长画里,流连忘返。放下书,一个人走到嘉陵江边,江边有蜿蜒的青石板路。我从一块石板跨到另一块石板,看夕阳挂在远山的树上,漫不经心朝下落。金灿灿的光回照嘉陵江,波光粼粼,满江的碎金在闪烁,幻化出一种莫名的伤感,夕阳下的伤感,落日黄昏的悠远和苍茫,失望与期望交织,恍然之间,身着旗袍的李梦竹从我身边擦肩而过。命中的憾恨,就如那东逝的江水,奔向大海,永不回头。

琼瑶40万字的巨著《几度夕阳红》,分为三部,最为出彩的第二部,其背景发生地在重庆。二十几岁的琼瑶在创作时,重庆对她而言,只是一张朦胧久远的旧照片。她在七岁那年,曾跟随父母在重庆待了一个月。但天才作家的意识和感知远高于一般作家,琼瑶把嘉陵江和江边的青石板路写得栩栩如生,灵动活泼。比如她笔下的人物会从一块青石板跳跨到另一块青石板,哈哈,我就是这样走路的。

基于细节的想象力,是考验作家的一个重要标准。琼瑶还在小说中描写了黄桷树茶馆和担担面,无意间突出了重庆的地域特色。枝繁叶茂的黄桷树在重庆无处不在,是重庆的象征。在《几度夕阳红》里,琼瑶常用植物的描写,来表达人物心情,烘托故事氛围,如果能把第二部中常出现的柳树换成黄桷树,那就更完美无憾。

《几度夕阳红》这部小说,不仅有丰满的人物形象,还有宏大厚重的历史感,时代的波澜壮阔与一群人的爱恨情仇纵横交织。抗战爆发后,民国政府的大部分高校迁移到重庆。书中有大段篇幅关于抗战期间,青年学生在重庆后方高校的日常生活,琼瑶写得惟妙惟肖,生动盎然,但她并没有抗战后方的学生经历,所得素材都是听人讲述。琼瑶创作的年代不同于当今,当今有网络,有谷狗,作家想查什么就带着谷狗出去溜达一圈。要想知道得更具体,还可以看抖音和Youtube, 几乎就是身临其境。琼瑶在缺乏第一手资料的困境中,依然妙笔生花,其才华让人心悦诚服,我们应该向天才作家致敬!

毫不疑问,琼瑶是一个传奇。她亲手创建的影视帝国,恢宏庞大,巍峨华丽。她的帝国不仅见证了她的霸业,也轰轰烈烈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从林青霞、秦汉到 赵薇、范冰冰。。。群星璀璨,灿耀了大半个世纪。她的帝国傲然立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讥讽也好,赞美也好,在百年的沧桑之后,我相信那帝国依旧优雅淡定,从容地散发出光芒。

琼瑶的影视帝国离不开文学的滋养,一部一部的文学著作是她影视帝国的地基石头。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歌颂她的影视帝国,而是想谈谈她的文学成就,以我自身的角度,一己之见,有失偏颇之处还请见谅。

琼瑶著作等身,我首推《几度夕阳红》。当然,《烟雨濛濛》和《窗外》也出类拔萃,只是格局和境界略逊于前者。我自认为《几度夕阳红》在琼瑶的文学世界里,占有绝对的高度,可以傲视群峰。《几度夕阳红》的出版时间是1964,琼瑶创作这部小说时也就二十五六岁,风华正茂,精力充沛,创作的激情激荡了生命的热血,唤起了内心奇妙的想象力。

很多时候,一提及琼瑶,众人的反应是言情小说家,通俗小说家,不过琼瑶的《窗外》 入选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一名是鲁迅的《呐喊》,张爱玲的《传奇》排在第四,《窗外》排在八十五,大陆鼎鼎有名的余华、马原、二月河都排在琼瑶的后面。作家以作品说话。在我看来,《几度夕阳红》凭着其厚度和宽度,完全可以跳出言情通俗的巢穴。这是一部有视野和气度的长篇,大时代的沧桑变迁,从战火纷乱的重庆到和平的台北,横跨二十多年的悲欢离合,两代人的恩怨情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辉煌中的悲壮苍凉,生命中有多少无可奈何!李梦竹与何慕天,杨晓彤与和魏如峰,浮浮沉沉,跌宕起伏,上辈人因为误会变错过了一生,而下一代总算花好月圆,再度牵手。

琼瑶擅长写痴情男女,为爱疯狂,但是在《几度夕阳红》里,琼瑶写尽了情后面的千疮百孔。女主人公本是一个天真明媚的花季少女,因人生变故带孕嫁人,贫困拮据的婚姻十八年,她为柴米油盐心力憔悴,为家庭大局步步忍让。杨明远是小说中塑造得饱满立体的男性角色,一个意气风发、孤傲自诩的人,人到中年还是小职员,因郁郁不得志,长期压抑内心的的焦虑、失望、愤怒、敌意,那种病态的嫉妒随时爆发,让妻子整日惶恐不安。文中好几次提及他阴郁而狠毒的眼神,寥寥几笔,在无声处尽显内心阴暗,让读者不寒而栗。二十五六岁的琼瑶,外表娇嫩柔弱,内有一颗苍老的灵魂,她洞悉人性的卑琐和罪恶,怨与被怨,伤与被伤,世间的残缺和荒凉,似乎看透了,才能把一个扭曲的中年男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觉得琼瑶可以把杨明远从小说中提出来,单独为他写一个短篇或中篇,为现代文学塑造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在现代文学的长廊里,鲁迅留下了孔乙已、闰土、祥林嫂;张爱玲留下了曹七巧和白流苏;而琼瑶也该有她的人物。

琼瑶的文笔很有画面感 – 这是她的强项。字里行间涌动出凄美动人的镜头,读《几度夕阳红》就跟看电影一般,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弥漫了“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氛围。难怪她那么多的小说搬上大屏幕小屏幕。琼瑶国学功底深厚,她笔下的人物大都擅长作诗赋词。李梦竹与何慕天走在嘉陵江边, 细雨迷离中,何慕天撑起一把油纸伞,伞外水润如酥,尘光幻影在游走。伞下二人用诗词传情达意,云雾飘飘的沙坪坝,读者也跟着走进了盎然的画意里。

琼瑶的歌词也是一绝,她写的歌早成了经典,至今都在传唱。琼瑶的语言是传统的美,带着浓郁的唐诗宋词的古韵,下笔精雕细刻、细腻传神。她的文字也不缺幽默诙谐,比如在《几度夕阳红》里,她用成熟的斑马形容何霜霜,用漂亮的公牛比喻杨晓白,结合故事氛围,用得生动而精准。如果非要挑琼瑶语言的缺点,那就是大段大段的抒情和排比句,显得冗长拖沓,反不如多用斑马和公牛之类的句子,给人耳目一新,让人会心一笑。

虽然琼瑶喜欢排比句,但是读者不烦,可以一口气读完,为什么?琼瑶编故事技巧一流,节奏明快,在她的排比句之外处处设悬念, 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让读者不可预测结局,于是主动融入小说,为主人公紧张和揪心。在我看来,考验一个作家的智慧和才情,要看他她能否编好故事。

当然,考验作家的标准多种,张爱玲不太擅长故事情节,但我依然迷恋她的文字,张的文字具有通感的神奇和美妙,把视觉、嗅觉、听觉全部连成一体。我曾多次阅读她的《金锁记》和《倾城之恋》(张的散文也很惊艳),但是她的长篇小说除了《半生缘》,其余的几部真的读不下去,没有故事节奏,再绮丽的语言,再生动的细节,读者也会喊累,毕竟走完长途的文字旅程,需要一份耐心和韧性。

张爱玲在现代文学享有崇高的文学地位,在两岸三地的学者眼睛里,她就是一尊神,一座很难逾越的高峰,是的,凭着《金锁记》和《倾城之恋》两个中篇,就足以名垂千古。我一直想,如果琼瑶在完成《几度夕阳红》之后,以此为高度,继续攀登,用心打磨几个漂亮威武的中短篇,琼瑶今天的文学地位也不会逊色张爱玲。只是《几度夕阳红》之后,琼瑶和平鑫涛联手,全身心缔造影视王国,往后的作品纵然在商业上光耀夺目,但文学质量很难超越《几度夕阳红》

张爱玲完成《金锁记》时只有24岁,琼瑶出版《几度夕阳红》时莫过26岁,都是上苍垂爱的天才作家,在年幼时就显示出超人的才华。张爱玲12岁在圣玛利亚女中的校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不幸的她》;琼瑶9岁就出发,在《大公报》发表短篇处女作《可怜的小青》。二人的内容和标题何其相似,莫非命运有神奇的密码?文学的花朵在她们的生命里第一次绽放,就已经预兆了俩人未来的创作底色。张爱玲是一座文学高峰,而琼瑶也有她灿耀的文学花园并且坐拥庞大的影视帝国。两个天才我都崇敬,感谢上苍把她们带到人间,给我们凡夫俗子带来华丽的精神风景。没有必要去评论谁比谁强。我每次回故乡都会到嘉陵江边走走,看碧绿蜿蜒的江水,悠闲自在从眼前流过,从前的江边有农家和青石板路,如今早建了公园。忘不了青石板路给我的亲切,那些温暖的情怀,青春的浪漫和梦幻,梦幻的光里闪动着《几度夕阳红》。夕阳在,青山在,她也在,永远都在。


应琼瑶的好友林子(旅法作家)相邀,写了这篇关于琼瑶的散文,文章发表于今年二月的《华府新闻日报》。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