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多少期待

华府新闻日报 副刊 2021.7.8 病毒在地球上猖狂了一年半,依然死皮赖脸拒绝离开,怎么轰也轰不走。疫苗让我们走出户外,拥抱自然,开始了有次序的生活。但是生活并没有彻底回归到从前,国际航班没有通,几乎每个国家都是关起门来搞内循环。 2021年4月26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一个好消息,取消部分旅行禁令,国际学生只要持F-1和M-1签证,可以在秋季入学。也就是说,开学前30天,可以直飞美国,不需要在第三国中转。外国学生可以来了,但是B1商务签证还没有放开。 不管怎么说,已经看见穿破乌云的第一缕阳光。我们都以为,因为疫苗接种成效好,美国慢慢开了国门,中国也应逐渐放宽入境限制。但是中国的门依然关得严严实实,回国的路依然山重水复,遥遥无期。我的一个朋友说,她有两年没有见父母了,但她还是比她表弟幸运,毕竟她家在美国,丈夫和孩子也在身边。她表弟就可怜了,一年半没有见到妻子和儿子,三岁的儿子只知道视频里有个爸爸,爸爸在他的心目中远不如舅舅和外公。 记得前天(2021.7.1),我和父亲在微信里通话,父亲问我,他朋友的侄孙都去美国读书了,你怎么还不能回来?我只能解释,美国现在只是对国际学生开放,而中国并没有对外籍人士彻底开放,现在能坐上飞机回中国的,95%的人都是有中国护照。 海外华人回家太难,难免对中国的严控有怨言。近日在朋友圈聊天,有一朋友在北京,身居高职,有众多关系网,提及中国大门紧闭,他说不能怨中国无情,国内各部门持不同看法,争议激烈,外贸、商业、文化、统战等部门,希望政府逐渐开门,而卫生防疫部门坚决要求关门,而且还咄咄逼问其他部门,如果防疫失控,你们谁来负责? 今年4月,我父亲病重,我曾登陆中国大使馆网站,发现所有探亲类的签证已经关闭,只能申请的是【紧急人道主义签证】。代理告诉我,如果你能拿到病危通知书,签证还是有希望。我说如果真是病危通知,回国后还要隔离14天,有多少人还能见上最后一面?代理说,没有办法,哭的人太多了,目前领事馆的要求就是病危通知。 病危通知办不下来,还有一条路是商务签证。我有个朋友的朋友是跨国公司的高管,我辗转得到的信息是:要想签证,必须是中国急需的专业人才,而且是本行业的资深专家。面对回复,突然间觉得自己活了几十年,一无所长,一无所有,故一筹莫展。 不能怪自己,要怪就怪冠状病毒,小小病毒把世界搞得乌烟瘴气,怨声载道。疫苗出来了,病毒变异了,人类跟病毒的斗争是持久战,也不知天长地久到什么时候。今天在微信里跟朋友聊天,朋友说,我们唯有隔洋思念和祈祷,保护好自己。再等等,或许就能看见希望的蝴蝶飞起来,或许就有回国的好消息。 朋友们相互安慰:焦虑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在等待中静下心来,做一些该做的事情。我参加了艺术协会这周的网上画展,主题是午夜(Midnight Wall Art Gallery),我画的是午夜梦幻(Midnight fantasy),背景是西班牙苔藓(Spanish Moss)。西班牙苔藓是美国南方的风情元素,常出现在南方文学里。我曾在Savannah 的橡树林里看见大片的西班牙苔藓,它们潇洒优雅地挂在橡树枝上,像飘逸的帷幔,也像巨人的灰色胡子。如果你看过电影午夜善恶花园(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肯定忘不了白房子外面铺天盖地的西班牙苔藓。 午夜总是给人无限的遐想。午夜梦回, 多少期待可以化成蝴蝶飞起来,化成舞鞋跳起来。

多少期待 Read More »

桃树和凌霄花 (作者:孟悟)

《华府新闻日报》副刊 2021.7.1 桃树在夏日的阳光下枝繁叶茂,树枝上挂满了光华明艳的果子。朋友告诉我一个有关桃子的故事。她家后院的桃树长得茁壮,枝条越过了篱笆,侵略到了邻居的领空领地。 朋友的邻居当然兴高采烈,热烈欢迎桃树的【侵略】。因为邻居只要抬抬贵手,就可以不劳而获,享受香浓甜蜜的果实。但是邻居不喜欢她家的喇叭藤(Trumpet vine), 乱跑乱窜,窜到了邻居的地界。 朋友家后院有片林子,林子里不知什么时候长了喇叭藤,它们一年比一年茁壮,有一点阳光就生龙活虎。朋友老家在湖南,她说 trumpet vine就是她老家的凌霄花。她看凌霄有种思乡情节。在她的故乡,一墙一墙的凌霄花,在夏天花开灿烂,明媚喜艳,像绚烂的橙色霞光。她怎么可能买杀草剂去消灭它? 而邻居总是提醒她,喇叭藤是侵略性植物,繁殖快,攻击性强,扼杀花草树木,小心你家的桃树也会遭它算计。邻居还借题发挥,感叹现在的城市车堵人堵,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森林被捣毁了,沼泽地被抽干了,到处都在搞基建,修房子,外州人和非法移民都来了,你看那喇叭藤横行霸道,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朋友说,搬来的人确实很多,他们中有的是桃树,有的是喇叭藤。邻居说,如果移民是桃树,我们当然拍手欢迎,就怕太多的喇叭藤。朋友说,就算是喇叭藤,我们也只能接受,接受它的存在,然后换一个角度看,学会欣赏它的美丽。 其实大家都明白,国家也好,城市也好,都欢迎有技术有资金的移民,不喜欢招惹麻烦的非法移民和犯罪份子。但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的,多层的,立体的,善恶共存,好坏同行。已经发生的,不都是好事,没有发生的,也不都是坏事。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我家的夹竹桃。夹竹桃在夏日里舒枝展叶,招摇出鲜嫩粉红的花。虽然有毒,但很多人家都在种它。 每种植物都是它的存在价值,人何尝不是。

桃树和凌霄花 (作者:孟悟) Read More »

南方系列植物图

《华府新闻日报》2021.6.24 提及文学,土地和植物赐予了作家独特的艺术灵感,在多年的沉淀和积累之后,作家创作出浓郁地域特色的作品。英文文学里特别强调Local Color, 说的就是地域特色,或者说是地方色彩。 一方水土养一方花草树木。植物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美国南方繁茂的植物,它们郁郁葱葱,铺天盖地,总是给我无限的灵感。生活在这片土地,我先后创作并发表了长篇小说《橡树下的诱惑》、《彼岸紫薇》,中篇小说《满城的野黑莓》、《野葡萄》,短篇小说《枇杷熟了》《满树桃子》《野稻》《五瓣梅》…… 昨日夏至,走在社区的湖边,野黑莓有的红,有的黑,我一路走,一路采着黑的吃。我们社区的湖,不是那种可以扬帆起航的湖,只能算是一个野趣盎然的大池塘,四周林深树密,杂花和野藤密砌重堆。水里的大雁野鸭成群,闹得莲花无法睡觉,岸边的合欢树正在开花,一树粉红的温柔,树边全是密密麻麻的黑莓果子。野生的黑莓枝条上尖刺丛生,采摘的时候可得小心几分。 黑莓果子要经历四个颜色段:青绿,火红,暗紫,深黑,纯黑了,味道才甜。野黑莓不如超市卖的黑莓丰满光亮,但是野的味道更纯真,酸酸甜甜,带着日月山川的自然芳香。美国邻居不采野黑莓,他们认定野生的果子不安全,吃出毛病了,还要上医院,超市里什么水果都可以买。他们不吃,我一人独吃也有乐趣。 相对而言,在农村长大的美国孩子愿意接受野生果子。我曾经读过一位南方作家的散文,他说他小时候的家,田野上成片的野黑莓,父亲带着他和哥哥,拿起铁铲跟野黑莓荆棘战斗。但是到了夏天,野黑莓再不是敌人。他母亲会采摘满篮子的野黑莓,黑莓馅饼(blackberry cobbler)的温香在厨房里弥漫,那是童年难忘的美味,让70岁的他依然魂牵梦萦。马克吐温也是在美国南方(密苏里州)长大,在他的自传里,他回忆他快乐的童年,纵情拥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他能记住野黑莓清甜的味道,在他童年的眼睛里,黑莓汁染脏了衣服也是美丽的。 我曾把野黑莓的照片传给朋友,朋友长居乔治亚小城,她说野黑莓不稀奇,她更爱野稻米。去年这个时候,疫苗还没有问世,她和先生不敢坐飞机外游,于是开车看附近的山水。他们在离家30英里的地方,发现一望无际的野稻米,不得不感慨美国地大物博,山川富饶。在海河交接的地方,一路浅滩野鹤,一路广袤的沼泽湿地,终年被稠茂的长草占领,当地人告诉她,那些长草便是野稻米。采收野稻米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划船进入野稻沼泽地,一人掌舵前行,另外两人用木棒敲打水中的稻杆,稻杆一摇一晃,野米纷纷落入船舱。拿回家的野米可以加工,也可以泡一夜就直接下锅。当地乡村有道传统菜,是用新鲜的野米和野兔、大蒜、洋葱、蘑菇、香草一起闷烧。美国还有人吃野兔,这让我很难相信。 她的故事激发了我的灵感,我后来创作并发表了小说《野稻》。清风朗月的悠闲时光,野稻的芳香飘过夏日的天空,那是多美的一副画。2021年初,我加入了本州的艺术家协会,创作了丙烯画 “Southern wild rice”(南方野稻),在协会朋友们的支持下,继续画系列的南方植物:黑莓、桃子、枇杷、野葡萄……每个植物后面都有一个故事,那些故事直接取材我的小说。 今年五月,协会负责人在电邮群里告诉众人,协会赞助个人画展,在市中心的商业大楼,6个名额,每人15副画作,报名者需要申报题目。我报上去的题目是”A serial southern plants (南方系列植物)”, 没想到两天后就批了。那是一家高级公寓的艺术展览厅,跟常规展览厅有些不同,它叫沙龙式展厅 (Salon style exhibition)。展览时间四个月,画若能卖出去,大家分成,卖不出去,画展结束后自己抱回家。对于我,销售已是次要,能独立参展,已是幸运,唯有珍惜。

南方系列植物图 Read More »

病毒时代的参展

世界日报 家园版2021.6.19 2021的春节前,我加入了本州的一家艺术协会。艺术协会跟七家艺术展览厅和画廊有业务往来,协会负责人会定期推荐会员的作品。但是有一点,会员必须自己开车到展览厅,把作品挂起来。疫情期间,一部分会员宅在家里打造作品,不想出来跟人碰面,造成展览厅空位多,艺术品少,这让负责人很为恼火。无可奈何,病毒横行的时候,我也没有出洞,只参加网上画展。 疫苗很快改变了世界。完成了第二针的画家们,纷纷走出洞穴,拥抱缤纷灿烂的社会活动。目前的状况怎样呢?艺术品太多,而展览厅展位走俏。会员们只能排队,听从负责人的安排。我是第一次参加网下的实体画展,自然兴高采烈,因为画作不大,还被允许挂了四件。 这一挂,便挂出了千差万别。差距是比较出来的。会员平日的作品放在网上,似乎看不出大区别。但是到了网下,明亮的灯光之下,细节清晰入目:人物肌肤的纹理,灵动的神态和表情;动物的生动活泼,皮毛的质地和细致入微;风景画光影的明暗參差,看似随意的一笔,其实是匠心独运…我越看越惭愧,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跟他们一比,我觉得我的画就是一儿童画,居然还好意思挂四件!大多数会员只挂了一两件。 画展的经理帕特(Pat)安慰我,不必担心,你的画自有特色,有想象力,还会讲故事,技巧是可以慢慢提高的。帕特擅长风景画和人物画,作品多次获奖和拍卖成功,但这次画展她只挂了一件。下次參展我有经验了,宁可费心画一件精品出来,不要拿一堆粗糙产品现丑。 画作的销售直接跟协会的效益挂钩。销售成功后,协会与会员分成。这个自然,协会提供会员免费的展览机会,会员当然得上缴部分售画收入。协会销售成绩最好的一个会员,他用碳素笔画各类摇滚歌手和乡村歌手,有黑白相片的质感,表现力强,抓人的眼睛和灵魂。他的作品每次都一售而空,于是价格越来越高。 会员德比( Debbie)已经87岁了,每次参展都积极响应,包括在病毒猖獗的时期,说出门就出门,自己开车,戴上口罩就去展览厅挂画。未打疫苗前,各种艺术节也有她欢乐的身影,她还说,我八十多的人都不怕病毒,你们怎么不敢出来?我们怎么敢出去?我们亲眼看见同个年龄组的人,得了新冠,倒下去了,再也没有站起来。 我们看着德比高龄,但她自我感觉年轻。她在会员的脸书群里很活跃,常给大家点赞。因为擅长画睡莲,我夸她的画像莫奈。她便夸我的画像夏加儿,我们互灌甜水,彼此都心花怒放。我希望能活到德比的年龄,最重要的是在那个年龄段,还拥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创作力,并能跟小一辈的人互动互赞。 感谢协会给我的机会,只要有精力,我还会画下去。至于参展,按照规定,两个月后如果无人问津,自己把作品抱回家。父亲在微信上对我说,能卖就卖,卖不出去就卖不出去,心态放平才能享受创作的过程。

病毒时代的参展 Read More »

谨慎活过2021

《世界日报》家园版 2021.6.7 吉娜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我是在一家艺术俱乐部认识的她。她作画多年,创作灵感源源不断,每个月都有作品在画廊出售。疫情期间,她依然去画廊悬挂展品或领取支票,虽然戴了口罩,但有时候跟人交谈太兴奋,不仅忘记保持社交距离,还来几个拥抱,于是不幸中招,感染上了新冠病毒。 今年(2021)三月初,她在网上会议(Facebook Messanger)告诉俱乐部朋友,她病后在家休息了两周,体力就恢复了,生活和工作都没有问题。但是嗅觉颠倒了,从前最喜欢的汉堡,酥脆香浓,如今吃起来像发臭的鸡肉,而批萨呢?像腐烂的生菜和烂鱼搅拌在一起的味道。生活黯然无光,人生还有什么乐趣?众人都为她哀叹,要知道,她从前是个美食家,美酒、龙虾、牛排、冰淇淋… 尽享人间美味,拥抱缤纷生活。 会上一个朋友说,她的姐姐也是因为Covid-19后遗症,嗅觉不正常了,从前喜欢的花生酱巧克力,现在吃起来像又干又硬的石块,明明是新鲜的龙虾汤,到了嘴里有一股发霉的味道。没有一种美食能跟她建立好感,她一下减了20多磅。这算是病中唯一的收获。 吉娜说,这个时候别减肥,否则会被病魔打瘫在地,我们要努力而谨慎地活过2021。虽然食物难咽,但吉娜听医生的话,每天饮食多样,保证充足合理的营养供应,蔬菜水果也尽量多吃。 吉娜天性乐观,希望亲友不必为她担忧,她得的不过是【嗅觉颠倒 parosmia】 ,没有【嗅觉消失 anosmia】严重。吉娜的一个朋友,在参加了派对几天后,失去了嗅觉,检查出来是阳性,但身体没有其他症状。有天她在厨房烧菜,忘了关火,一个人在房间专心工作,居然没有闻到烧焦的味道!厨房浓烟四起,火光燃到了过道,她在慌忙中抱起小狗,从窗外跳了出去。吉米说,幸好朋友住的平房,如果住高层公寓楼,后果不堪设想! 春暖花开的时候,吉娜和朋友加入了一个味觉恢复小组 (Smell Training Group),小组每周一节课,课在室外举行,老师和学生都戴了口罩和防护面罩。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吉娜可以慢慢分辨出薄荷和柠檬的味道,虽然淡淡的,但没有曾经诡异的味道。 转眼之间,夏天来了,吉娜说,她能感受到青草和树叶的气息,还有刚开的玫瑰花香。这个时候,身边的朋友大都完成了两针疫苗的注射。五月初,艺术俱乐部举办了艺术节,吉娜对我说,来吧,来吧,室外也要带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我最初计划参加艺术节,但是刚打了第二针,反应重,头痛眼花,只好放弃。我在脸书上看艺术节实况视频,吉娜和好多人都没戴口罩,人们载歌载舞,欢天喜地,似乎病毒已经远离了地球。 美国人天性奔放,热爱自由,好多人得过新冠,现在又打了疫苗,出门更是毫无顾忌,似乎全民免疫的时代就要来了。其实病毒依然猖狂,那些变异的病毒正在攻击印度。如今全球一体,一方不安,地球也不可能回归正常。就算打了疫苗,我们也要谨慎。谨慎活过2021。

谨慎活过2021 Read More »

果樹之緣

华府新闻日报 2021.6.17 我喜歡果樹,果樹讓人感悟生命中的春華秋實。春天看花,熱熱鬧鬧開滿了天下,桃花、梨花、櫻桃花、蘋果花、李子花…… 紅的粉的,白的綠的,一樹比一樹的歡天喜地,贊歎色彩的浪漫和狂歡。 早春,果樹的花苞還沒打開,正是施肥和剪枝的好時候。朋友在電話裏問我:〔現在可以給果樹嫁接嗎?〕我說沒有問題。心一動,就采取行動,剪下桃枝嫁接在櫻桃樹上,剪下櫻桃枝嫁接在李子樹上,亞洲梨可以嫁接在歐洲梨樹上,美國柿子枝可以嫁接在日本富士柿子樹上。嫁接還是很講究的,有學問的,只有同一類的果樹才能剪接,爲什麽桃、杏、李、櫻桃可以交錯嫁接,因爲它們是表親姐妹,同屬于核果類果樹。 朋友一直把我當成果樹專家,不好意思,我只是當農民的時間比她久。下地幹活時間一長,經驗自然就多了。我雖然搞過試驗,但是現在還沒吃到自己的新産品。每年春天,看見那些五彩缤紛的果樹花,總是在忍不住想象收獲的季節,會不會有神奇芳香的異果,給我出乎意料的驚豔? 那只是夢想而已。我曾在網上(CNN)看見,有所大學培養了一棵奇異的果樹,因爲嫁接成功,春天開五顔六色的花,那些花後來結出各種果子:黃桃、油桃、李子、櫻桃、杏…很神奇,全部集合在一棵樹上。那是農學教授搞出來的科研,一般人只能望而興歎。 跟果樹打交道的時間長了,慢慢知道它們的喜怒哀樂。記得有一年,一個朋友對我說,她家的蘋果樹真難侍候。她又是剪枝又是施肥,澆水也澆得勤,用的是滴澆的管子,還給它餵很貴的花肥,也算是嬌養了。結果呢?秋天的樹上只結了兩三個歪瓜裂棗,還酸得牙痛。我一直不敢相信會有這樣的結局,因爲蘋果並不是一種很難侍候的果樹,直到有一天去了她家,幫她找到了罪魁禍首。 那是一棵巨大的核桃樹,根深葉茂,遮住了她的半個後院。核桃樹和蘋果樹是大克,中國古代的農書就有記載,英文相關的資料在網上也能找到,核桃樹和蘋果樹不能混栽,核桃樹分泌的一種氣味,會讓蘋果樹染上鏽病,葉子不是萎謝就是長白毛,果子不是夭折就是枯瘦。朋友的院子裏,還有棵萎靡不振的桃樹,她問我:〔誰又是它的克星?〕我說:〔蘋果和桃子雖然不是大克,但也是小克,因爲桃子和蘋果的病毒可以相互傳染。〕說來說去,花果山還是不容易搞起來的,因爲剛開發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哪些果樹是朋友,可以相親相愛,那些果樹是冤家,一輩子都彼此仇恨。跟人的社會不是一樣嗎?那些婚姻的悲劇,兩個人已經沒有感情,卻非要被綁在一起,相互折磨,一生都苦不堪言。 人與人講究緣份,樹與樹也講究緣份,上天創造的萬物都有同樣的屬性。有的人,你看著就歡喜,有的人,你看著就討厭,也說不個爲什麽。樹的世界裏,大多樹果樹都討厭松樹,特別是桃子和梨子,建果園一定要避開松樹,因爲松枝散發出來的氣息,會讓它們病的病,死的死,常常無果可收。但是藍莓樹喜歡松樹,喜歡與松樹比鄰而居,它們是朋友。因爲松樹的根分泌的一種物體會促進藍莓的發育。我種在松樹邊的藍莓樹,總是長得健康快樂,果子結得滋潤飽滿。因爲它開心。 人生在世,經曆了多少事?相處了多少人?無論是愛情友情,還是親情,不可能全是善緣,也不可能全是惡緣。但人是萬靈之物,比果樹聰明多了。因爲我們有智慧,可以努力把惡緣修成善緣。當然,如果力不從心,也不用勉強自己,回避即可。

果樹之緣 Read More »

绘画也有规矩

《华府新闻日报》 2021.6.10 自从加入了本州的一家艺术协会,我几乎每周都会参加协会的网展:Color Wall Art Gallery,入选作品会挂在协会网站的首页,每周更新一次。每个周一,协会负责人会给会员们定下主题颜色,比如金丝雀的黄,绿松色的绿,五瓣梅的紫,草莓的红,普鲁士的蓝…… 颜色有规定,但是内容任意发挥。说是自由放飞想象,但也没有绝对的自由。第一个禁止的,你猜是什么,是裸体画,不管你是半裸,还是全裸,你画得再精美,再艺术,甚至画出卢浮宫珍品的水平,也挂不上协会的主页。 美国是个保守的国家,南方的保守思想更重。记得有年我在巴黎,拍了很多雕塑,回美国后跟同事们分享,他们笑我,怎么喜欢拍裸体照?我觉得真是冤枉,巴黎到处都是裸体雕塑,我看着美轮美奂,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和活力,一点不低俗,没有色情的想象。 我记得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馆也有裸体藏品。说实话,在美国南方二十多年,我极少见过裸体的雕塑和油画,有胆大者敢拿出来,便会遭封杀,或被打入伤风败俗的笼子。 第二,恐怖类的作品不准参展。那些诡异的,黑色的妖魔鬼怪,你画出来自我欣赏吧,反正协会是不会帮你推出来。我在纽约和北京都看过恐怖画展,其实恐怖后面也有黑色的幽默。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所在的这块地就是不准恐怖画行走。 第三,政治类的作品不要随便画,不管你是喜欢总统,还是厌恨总统。当你把你强烈的情绪化成浓墨重彩,你觉得你有自由表达的权利,随心所欲的真实应该得到尊重,但被拒的滋味还是难受,因为得不到某种承认。而协会的负责人要从全局出发,不会为了某些人的自由而牺牲协会的利益。当然,如果你学会了技巧,把自己的意思藏在画中,不要太明显,正如写作中的春秋笔法。大家看懂了也不要说破,会然一笑就行了。 艺术协会跟市内七八家艺术展览厅业务合作,每个会员都有机会参加集体画展。2021年的五月,我打完了疫苗,终于有机会参加实体画展。画展是心理咨询中心举办的,服务对象是接受心理疗效的客户。此类画展绝对不能挂出恐怖画。我有四件作品挂了上去,主题都是亲近大自然:广袤的棉花地,枝繁叶茂的橡树,桃花似锦的春天。纵观墙上50多件作品,没有阴暗伤感之风,大都活泼明快,朝气向上:比如跳探戈的女子,海边玩水的孩子,自由飞翔的鸟,斑斓明媚的花园 …… 六月的画展是在一家音乐器材中心举行。主办方有要求,画风要表达夏日的热情欢快,色彩艳丽活泼。我画一副画,名为新旅程 (New Journey) ,画中有绵延的钢琴,象征快乐的音乐之路,疫苗打完了,宅家的日子结束了,推开门,走到人声鼎沸的世界,新的旅程在等我们。朋友说,这么快乐的一副画,怎么还有病毒。我说病毒一直没有离开我们。她说,没人喜欢看见病毒,你最好重画。我说,病毒也是艺术, 我们要学会跟病毒共存。当然,如果主办方有硬性规定,我会把这副画拿掉。

绘画也有规矩 Read More »

中国重庆十四诗人端午颂

中国重庆十四诗人端午颂 ⊙ 面 对 汨 罗 江 华万里 面对汨罗江,我是一行诗起伏如波纹难以平静 透过苍苍茫茫的水,我看见一条满面忧患的魚 这条鱼,让我回到《楚辞》里让我想起一个人让我立即成为菖蒲、粽子和艾叶缓缓飘香的节日 我浑身锣鼓声这条鱼,像龙舟,携着《九歌》在我的血液里滑行磨响了痛心的石磬和伤感的玉箫 千万朵红花矮于悲愤我的崇敬没有这个人的额心高 这条鱼,游出了一条行吟路线这条鱼,并不忧谗畏讥这条鱼,沉入江底洗清了脸上的哭笑 这个人,他的家园不在一滴泪里他的心志岂是鳞甲所能锁铐这个人他不轻易被风吹动他不知道,自己成为了楚国的光芒 想不到,这条鱼也能够昂首发出《天问》也能够裂鳃奋须,喷涌出《九章》 我在诗行里,陪同这条鱼涉江、哀郢、惜往日、思美人、悲回风我在文字间,陪同这个人访问东皇太乙、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和湘夫人 痛断肠的除了江山还有需要仔细辩认的清水和浊浪 谁在抚摸求索的闪电谁在雷霆中添加轰隆隆的誓语谁在同渔父问答谁在拓宽天空的胸襟 我看清了:这条鱼,就是这个人这个人,他的名字叫:屈原 面对汨罗江,我不再是一行诗我融入了一部颂歌鱼啊,屈大夫啊,我的壮怀,除了瘀青已经有了许多湛蓝 ⊙ 路 漫 漫 伊禾 屈大夫,端午近了路漫慢请你,缓缓地来,缓缓地来不要太匆匆谨防,伤了脚踵 思念早已开始瘦了我在你投江的地方等你屈大夫不知那个沉没你的大漩涡是否在痛悔 蒲叶泛起的青折成45℃角的仰望粽情于你刹那间 我如天空打开敬畏在顶上为你放上一朵最洁白的云 我是那个把汨罗江藏在灵魂深处的人低首思国殇侧身悲回风,梦中遇山鬼屈大夫这五月有些沉重我怎能不在追忆中为你招魂 眼里挤满阴霾胸中捂着千年前的黄昏有长啸朝我奔来屈大夫你执履忠贞而遭谗倿乃作《离骚经》复作《九章》,问天,问地,问神何来顺心顺意的应 任由我在厚重的音律里写下苍白的追任由我痛嚎、呼唤,泪下如雨屈大夫忘不了你溯源求索的忧虑想像着湘君盼河边芷兰摇曳 你眼里泛起了柔波么 屈大夫,今又是隔了几千年的相遇啊你与我恍若前世错过――路漫漫路漫漫啊你还在悲怆中远游 ⊙ 在 艾 香 里 怀 念刘燕子 我曾经在红梅树下徘徊在百合丛中留连今天,端午我要在艾香里铺开怀念 一如五月在山中闲走我看见了一丛野菊花的旁边,蝴蝶忘了惊叫风把一缕缕艾香轻悄悄地抬高,然后再浅浅地放下,让影子,落到我忧伤的百褶裙上 每一个褶子里都有美人香草的素艳轻漾都在回旋都在隐忧,在我举着粽子流泪的时候,尤其是两岸敞开龙舟吼叫而来 我也汇入锣鼓声铿锵自己,同时,倾听屈大夫震动天下的叩问君王何时明?江山何所依历史与评论对坐我在一旁岂能哑默无语 起身,去到《离骚》里并不是发牢骚,做横枝我要好好地,把屈大夫读懂读深懂到伤痛略美深到风雨败了,我不凋零 然后,捧一捧艾香回家把那些必须的留下悬挂在门楣,让每一个人,闻到节日的异香让每滴露珠,坠地不是汨罗江的叹息,不是教畏破碎 听每一条鱼高声吟诵《天问》看木浆饱蘸沧桑,在宽阔的江面击打我在涛声外书写写望乡陌路,萋萋芳草残照如霜 忘不了那个殉江的回忆它不是水淋淋的传说而是我们,在风中,晾晒了两千多年的沉痛有人在问――难道它真的快干了吗?不知说的是衣裳或者灵魂 唉!遍坡的艾香氤氲了一年又一年,今又临门我每闻一遍除了怀念,就是战栗 ⊙ 今 天,端 午

中国重庆十四诗人端午颂 Read More »

金丝雀 (作者:孟悟)

世界日报 小说世界 2021.6.2 – 2021.6.4 嘉黎有一段不敢回头的往事,她曾经当过金丝雀。大四那年,她在北京郊区一家贸易公司实习,跑外勤,遭遇了很多白眼,唯有一个客户对她笑脸相迎,给公司签了订单,还算她的功劳。那客户叫曹大海,是家电缆公司老总。嘉黎毕业后去了大海的公司,大海对她关怀备至,时不时送一些小礼物,不贵,但是暖心。嘉黎父母去北京看病,他跑上跑下,联系医生,安排病床。那个没有月亮的暗夜,她疲惫地靠在他的肩头,第二天醒来,她已经是他的人了。那是她的第一次,他很珍惜她,很快给她买了一套小居室,很快她也辞职呆在家里。 嘉黎知道大海是有家的人,儿子在英国读贵族学校,妻子是全陪妈妈。她知道跟他没有前途,但她已习惯了金丝雀的生活,她的父母也习惯了每月一万的生活费。直到有一天,窗外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她接到公司副总的电话,大海跳楼了,大海有个朋友是融资骗子,设计担保骗局骗走了他巨额钱财,让他资金周转危机四伏,无法承担。他自杀后,他的妻子找到了她,强行收走了房子去抵债。嘉黎变卖了首饰和车,独自一人去了美国加州。 半年后,嘉黎的签证过期了,她不想回国面对,干脆黑了下来。但人总得生活,她去了一家餐馆打黑工。没有身份总是受气,有一次跟大厨发生了口角,大厨暴跳如雷间,甩了嘉黎一个耳光,嘉黎被打晕了,呆若木鸡不知自己立在何处。 那天卡车司机肖雄正好给餐馆送货,目睹一切,跨步上前,直直给大厨一记重拳:欺负女孩算什么东西啊,有本领跟我单练。 肖雄在国内是练过散打的人,大厨歪在地上,根本不敢抬头看肖雄一眼。 肖雄头发黑,眼睛亮,浑身上下有一种英雄气概。他路见不平、行侠仗义,让嘉黎感激不尽。两人一聊,原来都曾在北京工作过,心更近了。肖雄告诉嘉黎,他在国内当过老师,也开过公司。嘉黎说,难怪你见识广博,口才一流。 嘉黎与他情投意合。很快同居在一个屋檐下。嘉黎自打跟了肖雄后,便辞了餐馆工。她帮着房东兰姐做一些家务活,也在院子里浇花种菜,室外劳动让她欢喜。肖雄说,不在乎钱多钱少,心情愉快就好。 兰姐性格开朗,是个喜欢发表见解的人。她总是感叹,十多年前啊,这个小区安静悠闲,到处是草坪和鲜花,遮天盖地的橄榄树,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来的华人越来越多,把房价炒嗨了,中国人买下房子后,那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的小房子推倒,再盖两层三层的大房子,草坪没有了,橄榄树也拔掉了。 嘉黎一边炒菜一边回应:【这个道理我懂,华人都喜欢大房子,再转手就是翻倍价格,我要是有钱也会这么干。】 兰姐说:【就是有点不好,从前的环境好清幽,现在的小区被改得乱七八糟。】 【要想漂亮,就别想找钱!】肖雄不知什么时候进了厨房,肖雄说:【如果不是华人来得多,你们也发不了财吧?】 肖雄知道,兰姐两口子趁着前些年的金融危机,加入楼市【淘宝】大军,收购了几套法拍屋。这两年正是好时光,一波波的贪官、黑户、二奶、富二代集体登陆,这是老天爷送来的财,闭着眼睛也该让他们狂发! 肖雄和嘉黎暂居的这套房子,四个卧室就住了三家人。那天兰姐对肖雄说:【你看老杨一天到晚精神萎靡,像被风吹干的豆角, 白天关在房间里,夜里才偷偷摸摸出门买东西,跟当鬼似的不能见太阳。前些天突然回国了,我总算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干什么的?】嘉黎一下来了兴趣:【贩卖毒品的?】 【贩卖毒品的面带凶气匪气,哪像他焉巴巴的样子?我告诉你们吧。】兰姐一脸神秘的笑:【他是卷了巨款逃出来的贪官,据说上了国际刑警的名单,逃亡的日子比流浪狗还惨,儿子老婆老爹老娘全在国内,哪有不牵挂耗神的,谁熬得下去?干脆回国自首了。】 【回国自首?】肖雄眸子里一闪而过的汹涌暗影,但很快就风平浪静了。 兰姐笑道:【不自首还能怎样?提心吊胆的日子难受啊,那些贪官在国内哪个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土皇帝似的威风。我昨天看中文报,说是一个银行行长逃到加州,住在地下室,天天吃黄瓜,生病也不敢看医生,当中国特警抓到她的时候,她居然像见了亲人,感激涕零地说,您来了!我终于可以回家了。】 半夜梦醒,肖雄突然对嘉黎说:【亲爱的,加州不能再呆了。】 嘉黎问:【离开加州去哪儿?】 【去大西洋的一个海岛,那里四季如春,长满了鲜花和果树。】 嘉黎不解:【加州到处也是鲜花和果树啊。】 【到了那里才有安宁的日子。我会托一个可靠朋友,安排了下个月的集装箱货船。】 【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要随集装箱在海上飘上六天七夜。】 肖雄解释的理由很充足:【你的身份黑了,我的身份也黑了,我们不能正大光明坐飞机。】 肖雄目光温柔,向她描述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那是西班牙的一个海外自治区。Canary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金丝雀,海岛上栖息着成千上万的金丝雀,金丝雀在英文里,象征着自由和解放。 嘉黎听了,心头震了一下,想起自己曾经当过笼中的金丝雀,而加那利群岛的金丝雀是悠闲的,潇洒的,或许她该去加那利群岛。肖雄还告诉她,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加那利群岛。嘉黎青春时期读过三毛的书,觉得很有异国风情,于是兴奋地在手机上寻找地图,她看见零零散散的几个小岛,像被秋风吹乱的落叶漂在大洋之上,她的心头突然生了孤苦无依的伤感。那里离非洲很近,但是离中国很远,相隔天涯的遥远。肖雄很会安慰她,他说三毛把金丝雀岛翻译成【丹娜丽芙岛】,给海岛添了浪漫情怀和诗情画意,三毛敏锐,带着苍凉的宿命感,才写下了动人的文字。 嘉黎盯着地图好一阵:【难怪 三毛有那么多撒哈拉的故事 ,金丝雀岛离撒哈拉沙漠并不远,我们这一走就是流浪远方,天涯海角。】 肖雄把嘉黎搂进怀里笑道:【你不是早说过,跟着我,天涯海角也不后悔。】 嘉黎点了点头,但是心头还交织着许多问号,但她又不能把问号亮在日头下。他有难言之隐,她不想给他压力。肖雄对她说过:【等上了海岛,中国的一切便成了我们的前世,什么都别管了,上天自会安排。”】 半明半暗间,岛上一片晶莹的灯火,像苍穹之下的聚宝盆。灯火阑珊的港口,一艘一艘倦归的船,都找到了停泊的码头,安静无忧地睡了。当黎明的光从云层里漫出来,一点一点熄灭了城市的灯火。嘉黎立在自家的窗前看风景,全是油彩晕染的画卷。流年似水,年华如梦,肖雄和嘉黎已在金丝雀群岛的大岛(特内里费岛Tenerife Island)过了两年。岛上的生活安逸舒适,节奏缓慢。他们刚一上岛,肖雄便买了一栋半新的独立房子,不算贵,25万美元,推开窗户就可以看海,看白墙红顶的建筑散落在旖旎曼妙的山水间,还有错落起伏的农田,像斑斓明亮的长画,一直绵延到了海边,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机和温暖。肖雄面朝大海,怡然自得,手捧一杯绿茶,对嘉黎感叹道:“还是金丝雀岛好,在加州我们能买得起看海的房子吗?” 只要有闲,肖雄便同嘉黎开车上山,去享受火山地热烹煮的美味佳肴,那是海岛的特色菜。嘉黎喜欢拉着肖雄的手慢慢走,无涯的晴空下,海如宝石一样的蓝,山如翡翠一样的绿,一大片房子雪白耀眼,在半山腰的云雾里隐约浮动。凝思遐想间,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教堂的钟响,空旷悠远,划破了宁静的海空。嘉黎看见两三只金丝雀,灿耀如黄金,向大海飞去。她对他说,我们是自由的金丝雀。 嘉黎到了岛上,又读了三毛的《哭泣的骆驼》。三毛的旧居在金丝雀群岛的另外一个岛(Telde),不远,坐渡船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白墙、红瓦,雕花的栏杆,阳台上开着娇艳明媚的花,这就是三毛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有多少快乐甜蜜的日子,就有多少浪漫多情的故事。城市公园里有一棵橄榄树,是为纪念三毛而种下的。嘉黎站在树下,悠扬绵长的旋律从天外飘来,耳边响起三毛写的那首《橄榄树》:【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每一个流浪远方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不问也罢。时光静好,嘉黎祈祷在金丝雀岛上与爱人白头到老。那个春天,岛上的橄榄树开花了,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芳香。他给了她一个华丽的婚礼。婚礼前,嘉黎心中有几分忐忑,她知道他在国内错中复杂的故事。他与人合伙开公司,却遭人陷害,事情败露后,老板想让他去顶罪,说什么,出狱后不会亏他,给他加倍的赔偿,他在关键时刻发现老板要害他,于是悬崖勒马。他在述说这个事件的时候,淡定沉着,让嘉黎觉得全世界都在冤枉他,他在她的心中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婚礼隆重盛大,邀请了所有华人朋友,朋友多是新移民。嘉黎有个女性朋友叫榴莲,特别具有钻研的精神,喜欢问一些带深度的问题,比如:【婚礼不等于婚书,你们在岛上领了结婚证吗?】还有什么:【肖雄在美国不是个货车司机吗?怎么一上岛就能砸钱买现房?】 那些话像风过乱林,阵阵落在嘉黎的耳边,响起飕飕的的声音, 心头虽然搅起一团尘土,但是嘉黎还是决定放下,没必要当面直问丈夫。他们已是夫妻了,已经昭告天下了,何必还在乎那张纸呢?既然肖雄还有案子悬在国内,不能轻易走动,她不能给他添堵。 肖雄跟人合伙经营一家水果加工厂,产品在市场渐渐看好。嘉黎没多久考了驾照,开上了自己的宝马,不再依赖肖雄当司机,她常去一个华裔女画家的工作室里帮忙,跟她学油画,日子充实而潇洒。 黄昏夕阳的光,落在画室的调色板上,炫目的光让嘉黎眼前一阵花。她抬头看窗外,一只金丝雀立在橄榄树枝上,正好与她对视。橄榄树枝晃了两下,金丝雀突然飞了,嘉黎的目光追着它,消失在海天交接处,那里孤帆远影,长空无际,让人生出悠悠的嗟叹:为什么要流浪远方? 那日画家告诉嘉黎回家,Canary 在英文的意思是金丝雀,但在西班牙语的意思的是狗,早期的开拓者发现,岛上到处奔跑着凶猛的野狗,金丝雀岛在西班牙人的眼里就是狗岛。 嘉黎回家对肖雄说:【好好的金丝雀岛怎么就成了狗岛?如果当年三毛把它直译成狗岛,还有浪漫风情吗?】 肖雄轻柔抚摸嘉黎的肚皮说:【狗岛就狗岛吧,我们女儿属狗,很快就要生在狗岛。】 女儿快满周岁的时候,嘉黎问肖雄:【榴莲从网上找到去里斯本的度假计划,我们能一起去吗?】 他们在岛上生活了四年,除了坐船玩过附近的岛屿,再没有踏上过任何大洲的土地。若是去了里斯本,也算踩了欧洲大陆的地皮,肖雄犹豫了几天后,对嘉黎说:【行,没问题,我们一起走。】

金丝雀 (作者:孟悟) Read More »

病毒时代的千山万水

华府新闻日报 副刊 2021.6.3 看最新的统计,美国有半数人口已经打完了疫苗。在我所在的州,口罩令已经取消,超市和酒吧人来人往,生活已经恢复了正常。好多朋友结束了在家办公的日子,回从前的机构上班了。他们感叹,真不习惯!还是喜欢在家办公,自由潇洒,想吃就吃,想躺就躺,只要把任务完成就行了,如今正常上班,早晨6点钟就得起床,高峰期的交通让人头疼,进了办公室,老板的脸色也不好看。 我们总觉得一切正常了,但社会并没有彻底回归到疫情前。疫情前,我们想回国就回国,买张机票说走就走。如今病毒依然横行霸道,中国的大门紧闭着,回国之路千山万水,遥遥无期。 几个月前,有人急盼回国,一口气买了三张机票,十几万人民币啪的一下甩出去,最后健康码出了问题,登不了飞机,他突然情绪失控,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加拿大的一个留学生,做了核酸和血清,拿下双阴性报告和机票,以为可以回家了,最后却滞留机场,原因呢?她的机票是从第三方平台购买,而官网购票的乘客优先,有空余座位她才能登机,这个时候,哪来的空座! 前面两个故事都是中国公民的故事,外籍华裔没有中国护照,处境更为艰难。期盼回国的浪潮中,有人铤而走險,走上了偷渡之路。网上有偷渡广告,骗人钱财的很多。有人心急,几千美元打过去,对方突然把你拉黑。我知道一个网友因为签证失败,不得已找了纽约的蛇头,其手下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信誉过硬,付一半押金,偷渡成功后再付另一半。 第一步是先飞泰国。泰国因为要发展旅游业,只需隔离十天。隔离出来后,坐上蛇头安排的车去越南,再从越南换船行到广西境内。中途被抓的风险很大。病毒时代,中国加强了边防,几千公里的边境线上,设了1300多个站点,荷枪实弹的军人日夜巡逻。蛇头随机应变,有时会安排偷渡者装扮成渔民的样子上船。我相信这一路上肯定是提心吊胆的,万一被巡逻船追查,一开口听口音,就知道你是假的。 听说还有一条路是坐货车。货车从越南开往开往广西。货车上有大米、蔬菜、水果,吵闹不休的鸡鸭。那些鸡飞来飞去,甚至会飞到头上拉屎,空气恶臭晕人,但是熬过了十小时,就是中国的土地了,你不用隔离十四天就可以回家。 病毒时代催生了多少心酸而离奇的故事。那些故事沉在我的心里,一直希望能酝酿出一篇小说。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之险去偷渡?就算打了疫苗,难道不怕路途的变异病毒?据说冒险中人还有教授、工程师、企业主,他们本是行走在光明正大的路上,颇有些头脸的人物。当他们颠簸在偷渡货车上,一路翻山越岭,提心吊胆。就算有幸混进了中国,也跟老鼠一般,白天不敢见人,夜里出来行动,随时警惕居委会的查访。既然走了鼠道,便见不得阳光,只能偷偷摸摸,最后还得以鼠道的方式出境。要是半途被抓,进了监狱,上了头条可否能承受? 近日琐事繁多,一直无法静心写小说,倒是画了一副画,名为《病毒时代的千山万水》,图中的女子不知何去何从,处于一种无法言语的困境 – 如果走水路,水中有鲨鱼;如果走陆路,到处是病毒和扎人的蜜蜂。

病毒时代的千山万水 Read More »